中考網整理了2022中考家長:良性溝通、多傾聽,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個多月后就是中考了,很多考生會在此時出現不同的應試心理表征。他們內心里會更多地認為中考是為了實現他人的期望,而非滿足自己的需要,這就非常容易出現認同偏差,從而出現狀態(tài)不佳和負面情感爆發(fā)的現象。
一般面對孩子的哭訴,家長會更多地自責給了孩子過多的壓力,因此希望通過調整自身狀態(tài)來給孩子減壓。
其實這是存在一定偏差的,老師和家長的厚望的確是壓力的來源,但根本原因在于孩子并沒有把家長給予的期望科學地內化到自己的學習目標當中。這既表明了孩子缺乏有效的目標設定方法,也體現了家長與孩子之前的溝通不到位。
當家長觀察到孩子的異常狀態(tài)后,最優(yōu)的方法是利用親子間的有效溝通來進行心理疏導。溝通時,家長不要長時間的嘮叨,因為在備考階段家長很容易把自己的緊張情緒通過嘮叨來集中在孩子身上,溝通變成說教,效果很不明顯,甚至背道而馳。
建議溝通的開始一定應以孩子先說為主。同時,家長還可以通過“多做飯,少說話”的方式來轉移注意力。
家長首先要留給孩子傾訴的機會,自己先是做一個傾聽者、陪伴者。即使孩子表露出很多負面情緒,也應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讓孩子去宣泄,因為這是他自我減壓的最好時機。隨后,家長就可以引導孩子從感性的負面情緒上轉移到理性的學習方法上。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