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網(wǎng)
全國站
快捷導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熱門中考資訊 中考成績查詢 歷年中考分數(shù)線 中考志愿填報 各地2019中考大事記 中考真題及答案大全 歷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頁
您現(xiàn)在的位置:中考 > 中考備考 > 中考復習 > 中考語文 > 正文

中考語文:古詩詞鑒賞考題技巧(3)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wǎng)整理 2019-06-07 11:40:45

中考真題

智能內(nèi)容


  南宋是個風雨飄搖的朝代,漢人(統(tǒng)治者)被子金人趕到江南(杭州)。因此,南宋詞人在詩詞中大多表現(xiàn)出收復失地,慷慨報國的壯志。如陸游《示兒》中所寫“王師北定中原日,空祭無忘告乃翁”。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所寫“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二、中國古典詩詞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有以下幾種:

  1、正反對比。

  古今對比、美與丑對比、理想世界與黑暗現(xiàn)實對比、田園生活與污濁官場對比。

  2、襯托。

 、購恼嬉r托。“江山荒城猿烏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間事,只是濤聲似舊時。”(陸游的《楚城》)“江山荒城猿烏悲”一句就用了以悲襯悲的表現(xiàn)手法。該句以“荒城”的悲襯托“烏”悲,襯托詩人內(nèi)心的悲,猿猴、烏鴉與悲涼、愁苦相聯(lián)。

  ②從反面襯托。南朝詩人王籍的《入若耶溪》中有一名句“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被后世傳為絕唱。“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岳》)大意是: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絕項,放眼四望,那所有的山山嶺都會顯得十分渺小。該詩句表面上是在寫景抒情,而實則蘊含著深刻而豐富的生活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蟬噪”襯托“林靜”,用“鳥鳴”顯現(xiàn)“山幽”,動中寫靜,充滿生氣,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3.虛實結(jié)合的手法。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后文的虛寫“鐵馬冰河入夢來”,與前文的實寫“僵臥孤村不自哀”相照應,表達了詞人壯志難酬的無限慨嘆。

  4、比喻、擬人、夸張等手法。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南唐。李煜詞《浪淘沙》以自然界的花落、水流、春去不歸三件事比喻離別后的江山如天人相隔,永不能見,沉痛哀婉,十分凄涼。

  5、借景抒情。

  “一切景語皆情語”,無一純寫景詩。“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唐?韓愈《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這兩句借景語言情思。云橫秦嶺,雪擁藍關(guān)語意雙關(guān),明寫天氣寒冷,暗寫政治氣候惡劣。“家何在”喻將遠走,“馬不前”喻前途艱辛。冰天雪地之中,詩人立馬藍關(guān),不獨心系家人,的是傷懷國事。景物描寫中露出英雄失路之悲情。

  以上只是從整體上對初中古典詩詞鑒賞的基本方法,對古典詩詞鑒賞的還要了解詩人的生平,扣住重點字詞分析詩詞所表達的意境,平時要多看詩詞賞析的文章等等。

相關(guān)推薦:中考語文閱讀理解:修辭的作用及答題格式

點擊查看更多信息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高考網(wǎng)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歡迎微信掃碼
    關(guān)注初三學習社
    中考網(wǎng)官方服務號

熱點專題

  • 2024年全國各省市中考作文題目匯總
  • 2024中考真題答案專題
  • 2024中考查分時間專題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數(shù)線專題

[2024中考]2024中考逐夢前行 未來可期!

中考報考

中考報名時間

中考查分時間

中考志愿填報

各省分數(shù)線

中考體育考試

中考中招考試

中考備考

中考答題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飲食

中考家長必讀

中考提分策略

重點高中

北京重點中學

上海重點中學

廣州重點中學

深圳重點中學

天津重點中學

成都重點中學

試題資料

中考壓軸題

中考模擬題

各科練習題

單元測試題

初中期中試題

初中期末試題

中考大事記

北京中考大事記

天津中考大事記

重慶中考大事記

西安中考大事記

沈陽中考大事記

濟南中考大事記

知識點

初中數(shù)學知識點

初中物理知識點

初中化學知識點

初中英語知識點

初中語文知識點

中考滿分作文

初中資源

初中語文

初中數(shù)學

初中英語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學

中學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