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wǎng) 2009-11-04 10:43:24
學習和記憶解決的是在人腦中貯存知識的問題。經(jīng)過實驗、研究所創(chuàng)造的新知識,如果只是創(chuàng)造者個人進行記憶,意義就不大了。必須以一定的方式向社會公布,讓更多的人理解、記憶,進行學習,成為人類的共同財富。因此,表達能力是一切人才所不可缺少的能力。
表達能力分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兩種,其中又以書面表達能力更為重要。每個想成才的中學生必須認識到這一點。你要想將來有所建樹,必須在中學時期就努力提高你的表達能力。
這一章中,我們介紹了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的訓練方法。從這些方法中,可以發(fā)現(xiàn),同學們每天在學校學習,有相當?shù)膬?nèi)容,就是訓練這兩個能力。能力提高的關(guān)鍵,是努力實踐,多去實踐。
口頭表達能力訓練法
有不少中學生,在公眾的場合下講不好話。明明是經(jīng)過準備的,一到臺上,脫離稿紙,就講得結(jié)結(jié)巴巴,詞不達意。
影響口頭表達的原因是什么呢!
口頭表達能力的高低首先取決于思維的敏捷和思路的清晰與否。
講話和寫文章不同,不能停下來多作思考,必須一句接一句地說,這就要求思維敏捷,前后連貫,不能結(jié)結(jié)巴巴;要求思路清晰,語句具有條理性。
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首先,思維敏捷,來自于人的豐富的知識結(jié)構(gòu)。你所掌握的知識越多,講話的時候思維就會越活躍,越敏捷,因為各種知識會使你觸類旁通,左右逢源,毫無思維阻塞的感覺。思路清晰,來自于對所要講的事物的熟悉。比如;老師讓你復述一下《社戲》,如果你對課文的內(nèi)容不熟悉,復述起來就會含糊不清。
第二,口頭表達能力的高低與講話者掌握的詞匯量有關(guān)。很簡單,話是由詞組成的,掌握的詞匯量大,講起話來就可以選擇最準確、最鮮明、最生動的詞語,也不會出現(xiàn)由于選不到適當?shù)脑~語而語塞結(jié)巴。
第三,口頭表達能力的高低也受講話者講話時的心情穩(wěn)定與否的影響。一般人在公眾的場合、大場面的情況下,容易由于擔心講不好而產(chǎn)生心慌,心情鎮(zhèn)定不下來。這是由于講得次數(shù)少的原因,只要多練習是可以慢慢克服的。
針對上述三種因素,訓練口頭表達能力的方法就明確了。
首先要博覽群書,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增加自己的知識量。講話之前做好準備,充分熟悉要講的內(nèi)容。其次,就是多講,在各種場合下主動地講。課堂上踴躍發(fā)言,開小組會或班會時積極發(fā)言,哪怕給班上的同學們讀讀報也可以?赐觌娪、小說或聽過新聞廣播之后,主動地向同學復述電影、小說或新聞的情節(jié)內(nèi)容。學校里舉辦的朗誦會、講演會、討論會等集體活動,都積極主動地參加。這樣,思維就會逐漸敏捷,口齒就會逐漸伶俐,就會逐漸適應各種陌生的大場面而不心慌。
其實當眾發(fā)言次數(shù)最多的場合是課堂。爭取課堂發(fā)言是提高口頭表達能力最簡單易行的辦法。
常州市新閘中學初三(4)班的任文琴同學就善于利用課堂發(fā)言來提高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她說:"每當老師的問題一提出,我的思維就活起來了。有時候為了答好題,我連課
外閱讀的內(nèi)容和小學里學的知識都用上了,這樣就訓練了自己的思維能力和運用知識的能力。為了爭取發(fā)言,就得很快作出反應,舉手慢了會被別人搶了先,所以促成我養(yǎng)成快速思考的習慣。"
書面表達能力訓練法
所謂書面表達,就是寫文章。書面表達能力,就是寫作能力。怎樣提高寫作能力?郭沫若有一段話:"多體驗,多讀書,多請教,多練習,集中注意,活用感官,尊重口語,常寫日記,除此之外,別無善法。"這一段確實是學寫作的經(jīng)驗之談。
中學生在學校里學作文。那當然是提高寫作能力的方法了。但僅僅靠兩個星期寫一篇作文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因此,中學生在課外還應練習寫作。練習的方法就是剛才所引的郭老的那句話。如果簡單一點,可以縮成九個字:多讀、多寫、多改、不怕難。
多讀,就是多讀名家著作,多讀規(guī)范的作品。找來幾篇極好的文章,"依樣畫葫蘆"。一開始寫作總是這樣的。這叫模仿,書法上叫臨帖,繪畫上叫臨摹,都是一個意思,講的也是一樣的道理。
有的同學也在讀,但效果不大。那是他不會讀。為了學寫作去讀范文,就不能從情節(jié)上、內(nèi)容上去讀,而應當看其是怎樣的結(jié)構(gòu)、如何的順序、使用的語言等。細細體會,求其一得。雖不是每篇文章讀后收獲都很大,但總應有所得,那怕揣摩出一點收獲也是可取的。
多寫。所有談寫作的文章都要說這一點。寫作能力確實是在多寫中練出來的。初寫的時候,可能寫不好,不足為怪,不要愛面子,任何會寫的人也都是從這里開始的。
多改。多寫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每次寫過之后都要進行修改。寫而不改,寫得再多,等于沒寫。在修改的過程中,大腦得到反饋信息,知道了這次寫得好的地方是怎樣寫好的,寫得差的地方是怎樣寫差的,怎樣寫又是要不得的。下次再寫時,這次寫得好的辦法就可以發(fā)揚,寫得不好的就設法避免重犯。要不怕丑,敢于把自己寫的文章給別人看,讓人家挑毛。灰矣趧h改,哪怕全部推翻都可以。
當然,修改也有方法。不要一邊寫一邊改,寫完之后再改;不要剛寫完就改,放上三五天之后再改;改的時候,要先從全局著眼,從整個文章的主題、材料、結(jié)構(gòu)上看,要核對引文,然后再在語言文字上斟酌。
最后,不怕難。就是說不要急于求成。寫作能力的提高不能速成。它的特點是"知易能難"。寫作理論和知識一講就明,一聽就懂,一寫卻不會。因為懂得了寫作知識,并不等于你會寫作,因此要不怕困難,勤奮練習,逐步提高寫作能力。
寫文章要用自己的話
寫文章要用自己的話,不光文章的觀點是經(jīng)過自己頭腦思索而得出的,文章的表達形式也應該是自己獨具風格的。
高爾基初學寫作時,曾多次遭到失敗。
有一次,他準備寫一首長詩《老橡樹之歌》,下了好多功夫,閱讀了大量的意大利和英國的詩歌。為了使這首詩"美"起來,他從讀過的意大利和英國詩歌中挑選了許多詩句,寫進了《老橡樹之歌》。高爾基看著自己的作品,十分滿意,就把它給了著名作家柯羅連柯。
可是,出乎意料,柯羅連柯讀了詩之后,只有一句回話:"請您用您自己的話,寫您自己看到的東西吧!"
柯羅連柯的話,對高爾基如同當頭一盆涼水,使高爾基清醒過來,他終于明白了寫文章應該用自己的話的道理。于是,高爾基毅然一把火燒掉了這首長詩,只留下了兩句:
"我到世界上來,
就是為了不妥協(xié)!"
因為這兩句話是他自己的語言,寫出了他自己的性格。后來,高爾基把這兩句詩的精神體現(xiàn)在他的第一部小說《馬爾加·邱德拉》中,并試著用自己的語言來寫作,終于獲得了成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寫作必須用自己的話,初學寫作,是可能有不"美"之處,但是不寫就永遠得不到提高,心里怎么想,筆下就怎么寫,不要顧這顧那。
用自己的話寫作,可以從三個方面努力。
(1)多用具體事例,少用概括性的句子。寫作時,不要動不動就是"自豪呀"、"幸福啊"、"給我的教育多深刻啊!""多感人啊!";開頭喜歡來句"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結(jié)尾總是"奔向未來""爭取勝利"等等。這樣的文字其實并無文采,不如用具體的內(nèi)容讓讀者感覺到你所要表達的情感和所要說明的問題。
(2)多用短句子。長短句各有用處,用外文和中文進行比較,會發(fā)現(xiàn)漢語的特點就是短句子多。短句子簡明有力,讀的人容易懂。因此,做作文時要盡可能用短句子,老舍先生就十分重視用短句子寫作,有時碰到長句子,他也要盡量斷開。孫犁《荷花淀》有這樣一段描寫:"這青年不過二十五六歲,頭戴一頂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潔白的小褂,黑單褲卷過了膝蓋,光著腳。"用的就是短句,如果這樣寫:"這是一個不過二十五六歲,頭戴一頂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潔白的小褂,黑單褲卷過膝蓋,光著腳的年輕人。"就不符合漢語習慣,閱讀起來就會十分吃力。
(3)寫作前要掌握豐富的材料。這樣寫作時就有一種強烈的要求發(fā)表的欲望,不會是無病呻吟了。無病呻吟,就會言不由衷,不得不去找一些不必要的空洞的詞來充數(shù)。如果缺乏材料,寫不好,就不要硬寫。再搜集材料,待材料充足后再寫。
理工科學生怎樣學寫作
志向搞理工農(nóng)醫(yī)科的同學,有不少人不重視寫作。這種現(xiàn)象是不正常的。理工醫(yī)農(nóng)類大學畢業(yè)的學生不論從事什么樣的工作,雖然不會要你去寫小說寫劇本,但是仍舊需要寫學術(shù)論文、調(diào)查報告、科技文摘、實驗報告、病案報告等等,這些都離不了寫作。目前,理工醫(yī)農(nóng)類
大學生的寫作水平不高,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學時期忽視了寫作訓練。有的甚至出現(xiàn)這樣的教訓:有一個搞工科的研究生,完成了一項在世界范圍內(nèi)有突破性貢獻的課題。但是就是由于他寫作能力不強,論文磨了很長時間才脫稿,等到他向世界有關(guān)組織申報這項科研成果時,才知道外國一個晚于他搞成同樣課題的人,因為論文發(fā)表得早,獲得了這項研究的利權(quán)。所以,理工科同學絕不能忽視寫作。理工科學生學寫作,首先要練好寫作的基本功。了解寫作"確立主題、選擇材料、精心構(gòu)思、認真表達、反復修改"的程序,了解寫作中論證、說明、敘述、描寫、抒情等表達手法。
這些寫作基本知識,在中學六年里,都陸續(xù)講過,理工科學生應當把這些知識系統(tǒng)化,并一一掌握。尤其是論證、說明、敘述的表達手法,是理科學生今后用得比較多的,更應當熟練掌握。掌握了這些基本功,就為今后學習科技寫作、農(nóng)業(yè)寫作、醫(yī)用寫作等專業(yè)性寫作打下了比較厚實的基礎。
理工科學生在學習寫作基本功時,可以把重點放在表達的準確、通俗和簡練上。在自然科學領域里的各種文體,因為反映的是事物的客觀規(guī)律,所以不需要渲染、描寫和抒情等表達手法,但在表達的準確性、通俗性和簡練上則要求得格外嚴格。
除了我們前面講的例子,歷史上由于表達能力差而造成失誤的事也不乏其數(shù)。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法拉第,用了三十年的時間做了各種試驗,精心地研究了電磁現(xiàn)象。他在他的專著《電學實驗研究》中用"力線"這個觀念來表述他對電磁現(xiàn)象的看法。成果發(fā)表后,在二十多年中,法拉第的提法一直受到非議,有人說:"誰要是在精確的超距作用和模糊不堪的力線觀念之間有所遲疑,那簡直是對牛頓的褻瀆!"可見,這"模糊不堪"的表達是法拉第成果受到非議的原因之一。
后來,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麥克斯韋讀到法拉第的《電學實驗研究》報告。他認為法拉第的見解新穎合理。麥克斯韋運用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相結(jié)合的方式,深入研究法拉第的成果,最后以一組高度抽象而對稱優(yōu)美的簡單的微分方程表述了電磁場理論,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把電磁學理論推到一個嶄新的階段。當人們歡呼麥克斯韋劃時代的貢獻時,麥克斯韋說:"我不過是一篇論文的作者","是一支好筆。"
舉世聞名的哥本哈根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玻爾,他的關(guān)于原子結(jié)構(gòu)量子論的劃時代的論文,最初在送給劍橋的湯姆遜時,湯姆遜就以"篇幅太長"為由不予發(fā)表,險些葬送了玻爾的一生。幸虧玻爾又把論文送給在曼徹斯特的盧瑟福,盧瑟福親自幫助玻爾進行修改,才使這篇文獻得以發(fā)表。
"前車之鑒,后事之師。"理工科同學不重視寫作的現(xiàn)象應該改變了。
相關(guān)內(nèi)容
1、課前預習能力 | 2、課堂聽課能力 |
3、課堂筆記能力 | 4、復習能力 |
5、作業(yè)解題能力 | 6、實踐動手能力 |
7、應考能力 | 8、選擇課外書的能力 |
9、合理支配時間的能力 | 10、提高記憶力的能力 |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